科技專欄

[遠傳網路暨技術群 廖志仁] 業界首創AI基地台選址,助台灣5G飆上世界第一

news

遠傳5G服務開台以來,屢次獲得國際權威機構的肯定, 在Opensignal 2021上半年全球電信商5G服務的用戶體驗排名中,一舉拿下「5G下載速度」、「5G上傳速度」,以及「5G影音體驗」三項世界第一殊榮揚名國際,展示了臺灣5G發展的堅強實力,更為台灣邁向數位轉型奠定了關鍵的基石。


在5G發展這條路上,我們秉持著遠傳的初衷「只做最好的5G」,整個網路技術部門投入大量心血與努力,才能有創造如此豐厚成果。頻譜資源是5G一切服務的根本,連續的80MHz至100MHz才能提供用戶最佳的垂直應用與佈局。為了提供用戶優質的5G體驗,從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NCC)開放台灣5G頻段競標後,在公司無條件大力支持下,取得3.5GHz頻段魚肚位置連續80MHz,以及28GHz頻段400 MHz,絕佳的黃金頻譜讓我們具備足夠能力,提供用戶最大的個人頻寬順暢飆速,同時也為5G商用所需的低延遲等特性提供強而有力的發展基礎。

遠傳自行開發系統 佈建最佳化5G網路

除了充沛的頻譜資源,後續的基站規劃、建置與優化作業更是影響到5G服務的關鍵決定因素。在前期規畫時,有別於以往電信業者採用電腦模擬軟體,透過基站的參數結合統計資料來進行訊號模擬,我們網路智慧與效能優化團隊運用AI大數據技術,開發出了一套業界首創的「AI基地台選址」系統,以更快速、高效益的方式來進行基站建設。首先依據CEM客戶體驗管理系統(Customer Experience Management)所產生的電信大數據資料,建出「AI智慧人流模型」,並結合客戶流量、人口樣貌如性別、年齡、居住地等資料,來找出效益最佳的5G基站位置點。

後續建置作業時,為了突破站台設備空間有限問題,以及需耗費大量人力手動設定基站參數與執行程式指令,我們運用天線整併技術,整合既有天線,讓站台空間使用效益最大化;更透過自行開發的「自動化5G帶站平台」,自動讀取基站參數與IP位置,產生具防呆機制的5G建站程式,遠端一鍵即可開通5G站台,大幅縮短基站建置時程提升效率。建置完成後,進一步將站台與客戶體驗管理系統的數據資料進行分析,如訊號強度、訊號品質等,透過AI技術找出訊號異常點,持續進行調整完成優化作業,讓遠傳5G網路達到最佳化。

數位轉型助攻 創造高效網路服務 提升團隊工作效率

遠傳5G頻譜資源與基地台數量雖非同業之最,但在大數據與AI新技術輔助下,成功發揮綜效,讓遠傳5G躍上國際。以往4G站台建置時,我們是從網路元件來看網路效能進行管理,並非從客戶使用體驗角度,2017年遠傳開始邁向數位轉型,公司導入CEM客戶體驗管理系統(Customer Experience Management),透過系統可真實了解客戶網路使用狀態如連線時間、訊號強度等,進而產生數百億的電信大數據,讓我們能更貼近客戶需求。這套系統每天有700萬客戶所產生的電信大數據,為了能快速處理龐大的資料量,隨後引進串流系統,以平行處理方式讓資料可即時匯入AI模型中進行運算。

2019年公司領先其他電信業者導入AI技術,我們網路智慧與效能優化部團隊成功開發出「AI智慧人流模型」,開始實際應用在5G網路建設上。在這套模型建構發展過程中,我認為模型的選擇是最大關鍵,原先我們採用RNN模型(Recurrent Neural Network),透過觀察時間序列去推測出該分鐘客戶網路體驗狀況,但由於此模型需消耗大量運算資源,導致無法及時推測;因此在嘗試數百種模型驗證後,最終採用速度與準確度兼具的Transformer時間序列模型,讓數百億的資料可以即時運算,成功找出最佳的5G站台位置點。

公司在數位轉型過程中,也曾面臨震盪期,一開始前線區域工程師對於數位新技術有所存疑,AI模型推測結果與過往人工判斷所選的位置截然不同,在經過我們團隊不斷溝通以及實際數據資料證實,用對工具與方法絕對可以事半功倍,建置效率較4G時期提升了3~5倍。同時,將AI、大數據技術融入在日常維運流程中,團隊成員可處理以往無法處理的大量資料,並及時得到分析結果,大幅提升時效性。

持續進行網路優化 提供高穩定5G網路

如同我們總經理所言,我們不是為了建置基地台而建置,而是為了提高用戶網路體驗而建置。在網路建設過程中,曾面臨站台空間、電力與傳輸容量不足、建置人力短缺等問題,但在公司網路技術、區域營運與後勤單位通力合作下產生綜效,發揮團隊精神以最高效率去解決問題,才能在短時間內佈建好5G網路榮獲多次第一肯定。我們相信「沒有最好 只有更好」,所以我的團隊以「提升客戶網路體驗,打造高穩定性5G服務」為最大的目標,未來將持續透過每周客戶滿意度調查結果與AI模型分析,日以繼夜進行網路優化,致力提供台灣消費者世界級的5G網路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