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S 能源管理系統是什麼?如何協助企業邁向淨零碳排

“EMS 結合物聯網技術、數據收集與分析等新興科技,協助企業掌握能源使用情況,邁向兼具永續、效能與營運效率的能源策略。”
淨零碳排的重要性在全球企業間持續升高,降低碳排放、減少對環境的衝擊,已逐漸成為現代企業的核心目標,而能源使用正是碳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能源管理系統(EMS)結合物聯網技術、數據分析乃至於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協助企業掌握能源使用情況,邁向兼具永續、效能與營運效率的能源策略。
精選內容
EMS 是什麼?
EMS 是「能源管理系統(Energy Management System)」的縮寫,是協助企業邁向永續經營與實現淨零碳排目標的重要工具,也是智慧建築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技術。透過導入 EMS,企業能即時追蹤場域 (如: 特定建築或園區)或設備的能源使用狀況,找出優化空間,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搭配能源管理制度(如 ISO 50001),進而達成節能減碳、降低營運成本。
EMS 的建置方式與使用技術會因企業需求而異,但通常包括IoT 感測器、傳輸網路以及數據應用系統。感測器(如電表、溫度計、流量計等)可即時收集能源數據,傳送至系統進行分析與紀錄,並透過圖表視覺化呈現,協助企業做出更精準的能源決策。另一方面,透過對耗能設備或儲能系統的控制,EMS也可更進一步達到節能與節費。
EMS 的架構
EMS 的常見架構有兩種:地端EMS(Rule-Based EMS)及雲端 EMS(Cloud-Based EMS)。
地端 EMS
傳統 EMS多採用在場域端架設主機,收集感測器數據並與耗能設備進行整合透過預先設定的規則,管理多個用電設備 (如: 冰水主機或式熱泵)。當用電需求即時變化時,系統能依據這些規則做出調配決策,確保穩定運作,同時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並降低能耗。此類EMS適合單一場域、設備控制邏輯有經驗法則或既有規則可參考。遇到跨場域的情境,或是想要導入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容易遇到硬體上的限制,難以擴充。
雲端 EMS
結合雲端運算技術的 EMS,在場域端以符合需求、最輕量的方式完成感測器與設備的整合,能實現遠端能源管理,不受地點限制。透過雲端儲存的擴充性與即時處理能力,簡化伺服器建置與維護的負擔,並即時儲存與分析能源數據。另一方面,要導入人工智慧等進階功能,從模型訓練到部署與維運,也可利用雲端彈性架構實現,不必受限於地端主機。
雖然 EMS 不同的架構有各自的應用優勢,但並非互斥,企業可依實際需求整合運用,打造最適合自身的能源管理方案。
導入 EMS 有什麼好處
EMS 可協助企業提升能源使用效率、降低浪費與碳排放,搭配能源管理制度(如 ISO 50001),並進一步減少用電成本。若更進一步整合再生能源與儲能等能源資產,也可以透過聚合商探索電力輔助服務、有機會創造額外收益。此外,EMS 的用電數據收集功能,也能讓企業收集範疇二用電數據更為方便,讓碳盤查化繁為簡。以下列出 EMS 對企業的具體優勢:
1. 能源數據一次盤點
EMS 透過電表與各種IoT設備,針對用電設備,分析各自耗能情況,根據使用情境進行調節,降低不必要的浪費。若有多元能源來源,如自建儲能系統、自建的太陽能板等,也可以統整相關數據並進行配置。
2. 電費節省
整合能源來源與用量後,EMS 可以透過更及時的用電監控,協助減少超約罰款,還可根據實際使用情形與電價高峰期,制定最佳用電策略,例如在高電價前儲能、避開尖峰用電等,達成削峰填谷的目標,同時節省電費支出。
3. 參加電力交易平台
企業若具備自建儲能與再生能源設備,透過 EMS 精準管理能源使用與儲存,可以透過聚合商,讓能源資產可以參與台電的電力交易平台投標,創造額外營收來源。
4. 多據點的智慧化管理
EMS 能將大量能源數據以易讀圖表或報表呈現,協助管理者更直觀掌握能源狀況,強化決策效率。若在多地設有據點,可透過 雲端EMS 同步管理各地能源使用情形,統一監控、即時掌握異常,確保資源最佳化。透過日常數據累積,EMS 收到或偵測異常即發出警示,縮短反應時間,降低設備故障對營運的衝擊,並有效預防災害發生。
EMS 在不同產業的應用
醫療機構
台灣醫院用電量在非生產性事業排名第一,統計上空調、照明與電梯是前三大用電來源,透過汰換耗能設備與建置EMS,可以讓醫院在穩定運行的條件下,盡量減少能源的耗用。
教育機構
校園中空調與照明為主要耗能來源,EMS 能協助統計用電數據,並透過對於冰水主機或是分離式冷氣的控制,提升使用效率。
製造業
製造業用電密集,EMS 可監控用電量,提前告警避免超約,若電表佈建與產線或高耗能設備對應,還可發掘潛在節能空間。
物流與傳輸業
燃料為物流運輸主要耗能來源,EMS 可監控車輛燃料使用、車速、路線與駕駛行為等,協助改善車輛調度、調整運行路線,以降低能源損耗。
資訊業
IDC 資料中心耗能龐大,EMS 可即時監控伺服器運作與冷卻系統狀態,避免過熱並確保系統穩定,提升能源效率。
金融業
數位金融發展迅速,金融機構對資料中心與資訊安全要求高,也多有自己的資料中心。EMS 可整合 IDC 用電與實體據點因為營業時間和人流改變的能源需求,兼顧資安與營運效率。
如何挑選 EMS
建立明確目標
首要之務為釐清導入 EMS 的核心目標,如提升能源效率、降低用電成本、提高綠能使用率等,作為系統規劃與選擇的依據。
選擇 EMS 功能
EMS 功能多樣,企業應根據實際需求選擇關鍵功能,如能源監控、用電分析、異常警報、碳盤查支援等,提升導入效益。
考量擴充性與彈性
EMS 需要處理大量數據,長期下來累積數量可觀。而隨企業規模與發展階段不同,EMS 所需處理的數據量也會增加,因此選擇具備擴充能力的系統至關重要。
評估系統整合能力
EMS 須與企業現有的設備、能源來源及 IoT 感測器整合,具備良好相容性可大幅提升導入效率與穩定性。
考量資訊安全
能源資料同樣屬於企業關鍵資產,需防範外洩導致的營運風險與商業機密洩漏,因此 EMS 需具備完善資安防護機制。
使用便利性
EMS 收集的資料與產出的分析,EMS 是供人使用的決策工具,因此其介面應直覺易懂、操作簡便,避免流程過於複雜而影響使用效率。
遠傳 EMS,企業減碳最佳助手
遠傳深耕台灣市場多年,從通訊產業起家,逐步拓展至多元技術領域。近年來更積極發展雲端運算與人工智慧,致力協助企業面對營運上大大小小的挑戰。而在永續解決方案方面,遠傳充分發揮自身於雲端與 AI 技術的優勢,攜手企業實現節能減碳的目標。
遠傳 EMS 具直覺友善的操作介面與完整的數據可視化功能,透過圖表形式視覺呈現用電數據的年、月、區域及場域分析,可作為能源策略建議的基礎。系統還可延伸整合碳盤查工具,協助企業更為方便完成碳盤查。此外,雲端EMS支援系統版本即時更新,並提供完整的售後服務。
遠傳不僅擁有技術實力,更累積多項跨產業實務經驗。曾協助製造業客戶導入智慧電表,精準掌握各條產線的用電情形,並配合台電計費規則優化用電策略,有效降低電力成本與營運支出,成功獲得「中小企業節能標竿獎」金獎肯定。
若您有興趣深入了解遠傳 EMS,以及遠傳如何幫您量身定做能源管理系統配置,串接您現有的設備、整合系統,請點選「我有興趣 」,將有專人與您聯繫。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