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朝向數位化轉型投資的產品、服務、技術與營運,持續為GDP帶來重要貢獻。其中,人工智慧將往終端設備發展,由行動至上進化為AI至上;NB-IoT引領物聯網發展,應用生態系強弱影響市場霸位;落地型公有雲搶攻企業法規遵循新商機;資安方案擁抱學習與預測技術....
全球各大市場研究機構對2018的科技趨勢展望,有著共同見解,也有各自的獨到預測。舉凡人工智慧、物聯網、雲端、資安等主要議題,在新年度都有技術應用的演進。其中,人工智慧(AI)科技議題的高熱度高,無疑獨占鰲頭。
例如,今年元月的美國CES消費電子展,與人工智慧緊扣的重點就有兩大塊:一是自動駕駛的戰場從單一品牌的概念車,延伸為車商與晶片業者的聯盟爭奪戰;另一則是Google的智慧語音助理,後發來勢洶洶,吸引並帶動家電、汽車業者投入語音溝通應用的物聯網生態。
國內也有AI的重磅消息。微軟年初宣佈,將在台打造科研等級的「AI研發中心」,直屬西雅圖總部;預計二年投資10億元,五年培育200人以上的研發團隊;將聚焦SwiftKey中文智能輸入、使用者意圖認知、AI垂直產業應用等項目。
特別一提,微軟投注AI研發之際,也啟動AI產業的結盟腳步。而近年來加速推進物聯網轉型與創新的遠傳電信,就獲選為其電信產業的首位夥伴。雙方初期的協力標的,將聚焦於製造業,如紡織廠、精密機械製程技術參數AI化的應用,也將把AI投入於遠距醫療研發、零售/服務業的客戶體驗管理等領域。
人工智慧手機躍升應用平台
人工智慧技術猶如觸媒,催生各種應用的發展,其中加速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的需求即為一例。IDC就認為,過去高掛在雲端的人工智慧將逐步往終端發展,讓終端設備由「行動至上」進化為「AI至上」,蒐集與學習使用者的習慣,搭配終端設備擁有的邊緣運算能力,讓設備的功能和運作,更有快速反應力。
IDC預估,人工智慧在終端裝置的應用將朝六個方向進行,包括語音助理、進階攝影、直覺化使用介面、降低功耗以延長電池使用時間、增進連線品質,以及增加個人安全性防護等。
人工智慧手機躍升應用平台
另一方面,搭載人工智慧晶片與應用的手機,預計也將在2018年大放異彩,具有更簡潔與直觀的使用者介面與應用。更重要的一點,AI款的手機不再僅是一個行動裝置,而會成為使用者重要的平台介面,藉此連結更多消費與企業應用。
IDC 預估到 2019 年,三成的台灣前五百大企業將建置人工智慧手機平台;到2020年,超過四分之一的企業行動應用,也會在視覺運算、深度認知、擴增實境等相關運算中,導入人工智慧和深度學習的能力。
此外,Gartner也提點每家企業在2018年,都應接觸人工智慧,並預估企業的三大應用方向──提升用戶體驗、藉由數位分身來提升業務流程效率,以及把以往在資料應用的瓶頸,藉由人工智慧技術找到突破方案。
Gartner進一步指出,企業可以先考慮使用別人做好的人工智慧產品與服務,如果不提早採用人工智慧產品,企業永遠不知道這類技術對企業成本、人員、資料的需求有多大。如果要自行開發,微軟跟Google都有人工智慧的開發平台可供選擇。
NB-IoT引領物聯網應用
前Google董事长Eric Schmidt去年有過預言:互聯網將消失,物聯網取而代之,將出現一個高度個性化、互動式的有趣世界。他指稱,未來將有海量的IP地址、感應器、穿戴式設備,以及各種隱身、但與人互動的東西,時時刻刻伴隨我們身邊。這種變化對科技公司帶來前所未有的機會,所有潛在機會與智慧手機應用的基礎架構息息有關,智慧手機將成為超級電腦,並出現全新的競爭者為其提供應用。
因為物聯網對於資訊端的雲端運算和實體端的感應設備需求殷切,促使產業生態系的興起成為必然趨勢。Gartner就預估到2020年,全球每年將有300億美元的市場利潤,屆時約有25億個設備連接到物聯網,並持續增長。而IDC則預估今年國內的物聯網市場規模,將達68.6億美元(含軟硬體、連接等支出),未來五年的複合成長率將達13.9%。
此外,Gartner也提出在5G於2020年後逐步推展前的空檔,物聯網市場將由NB-IoT技術來引導應用。這個新一帶無線技術標準,使用的頻寬為200kHz,每筆資料傳輸只耗用50kbps,裝置的電力能維持數年不斷。
NCC去年底發給國內三大電信業者各三百萬個物聯網NB-IoT門號,業者的商用服務資費已出爐,並陸續發佈籌備多時的物聯網生態系,市場的樂觀景象可期。初期的應用將在公用事業(水電、瓦斯表等)、智慧醫療、智慧建築、智慧家庭等領域。
不過,Gartner也預測到了2022年,每家公司得花費一半的資通訊預算,去修復物聯網造成的安全危害。這不是在講基本的安全,而是各種不同突發事件產生的風險跟信任度課題。因此,物聯網業者要學習用”DevSecOps”的安全設計觀念,打造持續且漸進式風險跟信任機制;同時掌握安全門戶的落點,開始建立誘餌讓駭客出擊。
DevSecOps是的核心理念是:「安全是整個團隊(包括開發、運維及安全團隊)所有成員的責任,需要貫穿整個業務生命週期(從開發到運營)的每一個環節。」物聯網業者不可能防備所有事件的發生,唯一能做的是轉移駭客注意力,誘騙且持續誘騙,這是一條持續、漸進式防衛的過程。
落地型雲端搶手,企業資安防禦升級
雲端在今年依然熱門,但服務應用環境將更多元。例如,越來越多公有雲業者會把服務環境,從雲端搬到靠近企業的機房,或直接放在企業機房,以提供「落地型公有雲」服務。目的是為了讓企業朝向數位轉型時,在公有雲之外有另一種符合資料儲存法規的新選擇。
至於在資安課題方面,會出現自動化攻防的戰局,這種新型攻擊模式,將迫使企業增加更多防禦成本。IDC預測,資安產品將更積極整合大數據分析、使用者行為分析、欺瞞技術和隔離方法,以提高組織內部的防禦實力。甚至企業的資安採購思維也將改變,朝向整合度高且具機器學習和認知技術的資安平台,以協助企業降低複雜性和成本。
IDC預估,2018年將有43%的大型企業,包含銀行業、電信業、壽險業及高科技產業,率先採用以學習與預測為核心的資安服務與產品。
生物辨識手機突破新應用
iPhone X於2017年採用人臉辨識,取代過往指紋辨識設計,並支援行動支付,進階延伸了AR相關的應用領域。TrendForce預測,2018年非蘋果陣營將有所行動,生物辨識技術話題在智慧型手機的應用,可望有新的突破。
現階段,智慧型手機的應用範圍主要以3D感測技術、螢幕指紋辨識等開發為主,其中光學及超聲波的技術正尋求突破。今年,不論哪一種生物辨識技術將異軍突起,相關零組件成本都高於目前的電容式指紋辨識。儘管全球一線品牌手機業者都以高階旗艦機型,做為主要新技術的佈局市場,但預估整體滲透率仍低於二成。
數位原生企業自成經濟體系
IDC在今年的科技趨勢報告指出,數位轉型與科技應用是企業競爭和組織發展數位化的重要基礎,越來越多企業採用各種數位新科技,積極朝數位原生企業(Digital Native)發展,促使數位化成為一個龐大的經濟體系。
IDC預計到2021年,全球GDP有五成、亞太區有六成的貢獻來自於數位化,包括數位產品、服務、技術、營運與相關連結等,台灣到2021年則有55%的GDP貢獻,來自數位服務產品與技術。為了在未來數位經濟體系建立更強的競爭力,企業數位轉型是必然發展的方向,而創造新商業模式的能力將是競爭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