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的科技趨勢預測,帶領我們對未來一年的市場走向有認知輪廓,熱門項目年年雖不同,但行動科技都是中樞要角。本文速寫人工智慧、物聯網、雲端服務、機器人和智慧家庭的發展前景,期盼企業讀者們都走在主流的軌道不落後。
市場研究機構或媒體每年度對科技發展趨勢的預測,總是同中求異。在2017年的預測名單當中,有幾個熱門項目都以行動網路來串連銜接,並不斷擴展其應用領域。這些持續演進的科技趨勢包括:人工智慧、物聯網、雲端服務、機器人和智慧家庭等。
人工智慧:保險/醫療實例傳捷報
Google先用AlphaGo、後以Master擊敗眾多世界圍棋高手的新聞,或許是普羅大眾對人工智慧概念有認識的開端。但實際上,這個概念早已蔓延到很多領域,從雲端服務到物聯網無處不在。而Google與微軟的雲端運算服務、Salesforce的CRM平台到旅遊網站Gogobot的線上服務,也都有人工智慧應用的蹤跡。
今年初,人工智慧更在保險業和醫療領域傳出應用捷報。日本富國人壽保險公司(Fukoku Life)導入AI系統,透過閱讀醫生的醫療證明及其他文件,收集保險理賠所需的資訊,包括醫療記錄、住院時間和外科手術名稱等;系統同時也核對客戶的保險合約,若發現異常,可早一步阻止理賠失誤。同樣在保險業,還有日本第一人壽、日本郵政保險和螞蟻金服等公司,也相繼引進AI系統,提高保險定價、出單和理賠作業的精準度和效率。
在醫療方面,今年初東京大學也公布一樁實際病例。原先難以確診的病患,將其基因變化與2000萬篇癌症研究論文數據庫進行比對後, 10 分鐘就診斷出患者的疾病,並透過準確診斷,提出先進且適合的治療方案。AI系統因為擁有高超的計算效能,能符合醫學診斷的數據抽取標準,抽取具有高度準確率和召回率的相關數據。
Gartner就認為,人工智慧的先進技術超越了傳統以規則為主的運算法,創建能夠理解、學習、預測、適應及潛在自主運作的系統。其市場規模預估在2020年將成長到50.5億美元。
物聯網決勝點:開發平台+在地生態系
至於人與機器、機器之間相連的物聯網(IoT)風潮未見衰退,大從汽車,小到到牙刷,都興起內建晶片、傳感器或應用,以相互連結傳遞訊息,實現智慧化識別和管理的目標。這在當中,具有「快速開發、快速部署」特點的物聯網開發平台,以及電信服務商帶頭催生與打造的在地物聯網生態系,都是推動這股風潮的關鍵因素。
Gartner市場研究機構也觀察到,諸如無人機、自動駕駛汽車和智慧家電等物件,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當中,而早先獨立運作的智慧型物件,接下來將朝向協作型連接與互通的模式轉變。該機構預計到2018年,將有60億互聯的物品,會在人工智慧平台運作。而物聯網市場規模到2021年,約是6617.4億美元的規模。
混合雲:企業數位轉型發展核心
已經發展多年的雲端科技,也邁入應用佳境。隨著越多企業渴望營運流程要更有彈性、靈活,並快速反應市場變化等因素,雲端機房和數據中心將列入企業轉型的重要後盾。IDC預測國際大廠將透過雲端及資料中心應用服務,積極進行混合雲的策略佈建,在協助企業擁抱現代化雲端設備之際,不犧牲企業本身的安全與管控能力。
大型企業看重混合雲擁有因應突發狀況與災難備援的優點,中小企業則青睞混合雲的成本效益表現,都是促成混合雲市場成長的主因。IDC預估2017年約有55%的台灣企業,會投入混合雲的相關佈署。
消費型機器人興起,智慧家庭受矚目
過去,我們看到的機器人應用大半出現在工廠產線,主攻機械手臂的生產或組裝。但近年來越來越多商業用途的機器人,投入金融服務業、零售業店鋪或觀光旅遊的接待與導覽。2017年預計將會看到更多消費型機器人的成長。
此外,IDC也觀察到廠商積極投入,以消費市場為客群的家庭服務機器人發展。這類家用陪伴型機器人除有影音互動、教育娛樂功能外,同時具備意外警示回傳,部分更可進一步做到智慧連網,自動遙控家電,成為家庭控管的中樞。
而智慧家庭的應用趨勢,除了家用服務機器人吸引更多廠商投入之外,另一走向則是把原本單獨運作的監控和感應偵測功能,在硬體和服務層面化繁為簡,整合並融入居家擺設,成為本年度的居家安全新選項。
綜合來看2017年的科技風潮,人工智慧科技的需求持續看漲,結合聊天機器人與自然語言辨識的助理服務、強調視覺化呈現的人機介面、內嵌人工智慧技術的智慧應用服務、以及生物辨識等應用,都將是未來一年的發展亮點。而物聯網科技和混合雲服務則在開發平台更具效率、企業加速投入腳步的推助下持續續航,而消費型市場也將迎來產品更成熟、操作更親和的機器人陪伴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