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費支出向來是工廠營運的大筆開銷,但一直面臨用電需量不精確,尖離峰用電落差導致的超額遭罰,也缺乏預知預防的機制。遠傳新一代結合監測技術和資通訊科技於一身的智慧能源管理方案,提供業者有計畫做節約評估、電力監測、用電管理到設備改善,達成訂定最適化電價結構的目標。
近年來,工業界越來越關切能源管理的議題,有兩大成因。一是電費成本佔比持續上升;其次,注重綠色供應鏈的大型國際品牌客戶,數量逐漸增加。
在需求帶動市場下,Navigant研究機構就預估,全球花費在工業能源管理系統和服務的支出,每年將以10.3%成長率,從2013年的113億美元,七年內倍增為224億美元。
在臺灣,工業用電戶大多採用台電的「契約用電容量」方案。每月繳交的總電費,除了基本用電度數,還加上「契約容量」的租用費與線路費;如果瞬間用電超出契約容量,得繳交超額部份的罰金。
工業用戶想訂定恰到好處的契約用量,需要關心三件事:需求量管理、尖離峰轉移,以及最適化電價結構。他們想預估每日用電量,在超約臨界前事先獲知,避免罰款;也想主動掌握哪些生產設備閒置未關,並尋求設備運轉保養與效能的合宜點。
遠傳智慧能源管理找出用電失衡點,節費非難事
面向上述需求,專精於產業智慧化方案的遠傳電信ICT專業服務團隊,提出了「智慧能源管理架構」,從節約評估、電力監測、用電管理到設備改善等四個階段,對症開解方。
我們先來看看一個例子。有家工廠一直苦於用電量經常不預期的超過契約用量,電費成本佔比過高,經遠傳評估後在各重點生產場域佈署用電監控測裝置,並透過智慧能源平台收集用電數據後,分析發現某廠區配電盤用電量與需求量的關係不成正比,進一步找出某生產設備的自動運轉控制器發生異常,造成無效率的能源耗損。
找出問題後,重新更換該生產設備的控制系統,待正常運轉後即將該廠契約容量調降為100KW,基本電費省下約22萬元;再把3%的尖峰用電移轉到離峰,讓流動電費一年省下31萬元。最重要的一步是經過通盤檢視,由二段改為三段式時間電價,一年節省的電費破100萬元。
上述案例能得到好成果,原因在於遠傳智慧能源管理是綜觀整座工廠的用電,找得出耗電缺口或用電失衡的原因,搭配適當的解決方案,才真正節省電費支出。
四大檢視,建立改善基準線
檢視能源策略的四個階段,首先在節約評估階段,要先做歷史電費的診斷,分析最適化電價結構,提出節能改善方案。在電力監測方面,要管控電費預估、設定用電異常警報,並按時產出能源統計的分析報表。這兩部分可在工廠的現地端,運用電能方案和空壓方案,收集調控設備和照明、空調與動力等設備的用電數據,再把資料傳送到雲端的智慧能源平台,做分析診斷。
所謂用電管理,涵蓋的範圍包括:設備時程管控、遠端操作設定、需求量超約控制,以及環境感測控制等。當用電漏洞都一一偵測找出後,最後就要採取行動,著手改善設備。我們可透過四種應用服務方案,包括用電需量、空壓節能、環境感測和LED照明,徹底建立能源改善的基準線,確實做好設備維護管理,並投入能源專家協助診斷分析。
視覺綜觀智慧調控,節能友善環境
遠傳電信ICT專業服務團隊認為,工廠運用全方位智慧方案的首要好處,就是用視覺方式觀看能源的耗用,如電費金額預估、需量預測、用電量等參數,一目了然。同時,也能藉由多元化的需求量卸載模式-如直接、優先、循環或責任周期控制,視需要做環境感應連動、遠端控制或設備排程的智慧調控。
另外,遠傳智慧能源管理方案也提供多元的專業報表,呈現能源使用的效能統計,輕鬆洞悉各部門的能耗績效。而這一切運作產生的資料都集中傳送到企業雲端平台處理,並視需求擴充延展,讓資料透通活用。
整體而言,工廠有計畫導入遠傳智慧能源管理,將能透過專家診斷,有效掌握用電需求量,並經由尖/離峰用電的適度轉移,找到最佳平衡點,進而調降契約容量,達成優化電費的目標。
而在這段用電優化過程中,工廠在管理面可建立客觀的能源消耗評價體系,運用科技加強能源資訊的收集、儲存、管理和利用層級。而在綠色節能方面,因為可減少能源系統的運行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最終將有助於整體地球環境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