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6年底開始,馬雲在雲棲大會上提出「新零售」的概念後,帶動一連串新零售革命。「新零售」主要是解決兩大問題:提升坪效和提升人效。例如:在消費者到店消費時,通過線上的大數據分析,每位用戶都可以領取不同的優惠券和促銷活動,針對不同顧客的喜好進行精準行銷可以有效幫助商家提高店舖的坪效。
“「純電商的時代已經過去,未來10年,將會是線上、線下和物流結合在一起的新零售時代。」——阿里巴巴創辦人 馬雲”
台灣的餐飲業競爭激烈,由於進入門檻低,餐飲業展店快倒店也快,因此就算新零售科技技術已成熟,設備導入成本高昂,就連大型連鎖企業也不願導入,更何況流動率大的普通餐廳。
規模較小的餐飲店家,由於大多為一般民眾的正餐選擇,因此具有固定消費族群,雖無法發展如中國的大規模導入科技設備,但回歸新零售的核心價值——將線下流量導入線上,數據化仍是在這個時代中不可或缺的武器,尤其在競爭最為激烈的餐飲業,要想闖出一片天必須要藉由獲取數據才能達成精準行銷的高效經營模式。
減少人工、提高效率,正是推動變革的核心所在,而新零售更講究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因此,對於餐飲業來說,如何將線下流量線上化,並提供更完善的消費體驗,是餐飲革新一大關鍵。
統一資訊資深專案經理李兆祥曾說過:「在網路發達的消費市場中,尤其是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的時代,過去餐廳老闆如果想要拓展生意,可能會買看板廣告、發傳單。可是現在消費者走在路上,眼睛看的不是看板,而是手機。」因此,想要更有效地在行動裝置上宣傳,從實體店面取得的數據就能派上很大的用場。
獲得數據基礎 打造精準行銷
”李兆祥指出,不少業者用心經營網路社群平台,但缺點是數據留在別人的平台上,使用範圍相對受限,不但準確度不如自己實際取得的客戶資訊,也無法整合店面的實體運作。“
餐廳想要做精準行銷的第一步是要先具有雲端系統,獲得點餐、支付相關的基礎數據,並在此基礎上發展會員制度,接著下一步是利用網路與社群平台進一步蒐集消費者資訊,透過數據分析顧客喜好及輪廓,再結合各式行銷宣傳工具如行動裝置投放廣告、電子報、優惠券等方式提升與消費者的互動,並運用數據進行精準的行銷活動。
台灣的智慧餐廳發展趨勢
新零售的概念在台灣大多還是運用在零售業上面,不過與中國的消費習慣不同,台灣的行動支付還不夠普及。統一超商先前推出無人超商「X-STORE」,從入店、結帳到離店,全程透過人臉辨識,但並沒有拿了就走的結帳技術,仍屬於自助結帳。
“「台灣轉型新零售的進度,大約落後中國15至20年,」”
「無人商店的科技,台灣沒有問題,只是成本太高,零售業望之卻步,」一位無人商店概念股的主管自信地說,無人商店科技不外乎生物辨識、電子貨價標籤(ESL)或電子標籤(RFID)、機器手臂和影像辨識的結帳技術,大家都能做,就算不能做也能向國外購買,但國內零售業者興趣缺缺。
這位主管引述零售業者的心聲:「在無法算出導入這個科技能幫我的店賺多少錢或節省多少成本前,技術成熟是沒有用的。」
不過這一、兩年街口支付、LINE pay等業者影響力逐漸擴大,北富銀和台哥大又合力推出台灣版的行動紅包,甚至行政院長賴清德日前喊出希望2025年達到行動支付九成普及率,又燃起一波台灣開展新零售的契機。(延伸閱讀:實體店家要選哪一家行動支付?手續費、銀行大比拼)
店老闆們看到這裡,是不是正在疑惑到底要怎麼樣才能獲取數據?
Smart Wi-Fi能夠為中小餐飲店家自動蒐集數據,藉由顧客掃碼或連Wi-Fi過程導入顧客數據,不但不用投入大量的資金,低成本月租即可實現,同時也輕鬆提升餐廳效率,減少人力、時間的浪費,還能針對店裡的顧客精準行銷。員工將不必再人工請顧客填寫資料加入會員,有了新的促銷活動時也可以利用自動建立的會員資料庫發送活動訊息,減少發傳單、下廣告的成本,針對熟客經營使店面宣傳更有效率。
結語
餐廳變革運用新零售的概念:減少人工、提高效率,強調線上線下的結合,實體店面是一個重要的線下流量入口,店主千萬不可以錯過這個機會,通過軟硬體技術來提升經營效率是一個不可逆的趨勢。